“五个一百”:最动人的是真实的力量******
【光明网评】“五个一百”:最动人的是真实的力量
寒辞去冬雪,暖带迎春风。兔年春节踏步而来,以“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奋斗创伟业”为主题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主题活动……一部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聚焦动人瞬间,传递温暖讯息,正在网络空间中掀起澎湃的浪潮。
真实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心。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疫情形势复杂多变,俄乌关系持续紧张,世界正经历着宏阔的风云变化,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发展的定力稳步前行。像之前举办过的每一届一样,今年“五个一百”依然忠实地履行它记录者的职责,重点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疫情防控等重大主题,把握时代脉动,反映人民风貌。
作为个体的人,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人们为祖国的发展成就欢欣鼓舞,也在困境中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因而,每一位网友都会对这些变革与发展的重要节点有真实而深刻的感慨。而另一边,这些看似宏大的议题,也因为“五个一百”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让读者与观众重温当时的感动,再一次为之精神振奋。
有对时代的慷慨书写,亦有小处细节的着笔。“五个一百”同样征集这样一批作品,它们将视野沉淀下来,记录普通个体带给人的触动。事实上,与现实生活距离越近,勇气的重量、坚持的价值、善行的可贵就越能够凸显。这些来自平凡生活的选题,以更大的感染力吸引人们躬身力行、向上向善。而有了“五个一百”影响力的加持,微小的感动也可以扩大影响范围,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强大凝聚力。
互联网的存在,让正能量有了多种表达,无论是传统的文字、图片稿件,还是想要创新传播方式的作者,都有机会站上这个让他们大显身手的平台。今年,为顺应网络传播新形势新变化,“五个一百”又通过优化评选分类、调整报送方式、强化国际传播、突出权威优质等方式进行了全新升级,作品不仅质量优中选优,也更具影响力、更能直抵人心,在喧哗嘈杂的网络空间中成众人目光聚焦之处。归根到底,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和力量所在,正是其真实的底色。而具体的人,无论是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还是为之感动、备受鼓舞的旁观者,又共同描摹了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时光居诸而不息,前路征途亦漫漫。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就更要踔厉奋发,继续挖掘值得记录的故事,激扬精神的力量,也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易小冉)
国际舆论聚焦二十大:从新表述新理念解读中国未来发展****** (中共二十大·声音)国际舆论聚焦二十大:从新表述新理念解读中国未来发展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表述、新理念,国际舆论对此高度关注,从报告规划的新蓝图解读中国未来发展路径。 新理念规划新未来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文章指出,二十大报告有不少新提法,包括10年来中国经历的三件大事、中心任务、“三个务必”、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同时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关注到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规划。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下一步发展目标和任务,相信中国将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奋进。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认为,报告承诺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提振科技 “反腐”守护底色 彭博社注意到,报告关注了科技方面问题,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彭博社援引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分析师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的评论称,报告对科技的关注反映出,创新已成为中国解决经济问题及摆脱对外国技术依赖的重要方案。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说,中共在反腐倡廉方面大破大立,树立了同腐败行为斗争到底的正面形象,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厄瓜多尔Pressenza国际通讯社报道称,中共二十大报告呼吁对腐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聚焦和平合作 传播中华文化 古巴拉美社关注到报告中涉及全球合作的内容,称在和平、安全、发展和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中国批评了霸权主义和暴力行为。该报道指出,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称,报告提到中国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关注报告中关于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及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报道称,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完) (参与作者:肖玉笛、张焕迪、田冰、张硕)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